最近,溫州市各大醫院耳鼻喉科和測聽室接診的病人中,突發性耳聾、噪聲性耳聾呈增多趨勢。醫生表示,這與環境污染的急劇增加以及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,有較大關系。目前,對于這些醫學難題,最好的方法還是平時做好預防。
據了解,突發性耳聾是一種突然發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經性耳聾,在我國0-17歲的孩子中,造成聽力殘疾的主要原因有:噪音、遺傳、中耳炎、藥物中毒、孕期感染等,但噪音是唯一一個能夠通過自我調整就可改變的致病因素。
日前,在溫州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的測聽室,記者遇到了前來進行聽力測試的患者陳先生。陳先生說,這是他第二次來測聽室進行聽力檢查,10天前自己曾經因左耳耳鳴和聽力下降前來就診,結果聽力檢查顯示自己左耳的聽力閾值達到45分貝。根據世界衛生組織(WHO)對聽力損失的分級,陳先生的聽力損失已達到中度水平。據介紹,現年30歲的陳先生,由于工作緣故,經常需要加班熬夜,10天前早晨醒來突然感到左耳耳鳴,當時由于耳鳴聲音還不是特別響,也沒當回事,經過一個上午的緊張工作后,當天下午耳鳴突然加重,且發現自己左耳聽不清聲音,第二天仍沒緩解,于是來醫院就診,被醫生診斷為突發性耳聾。
陳先生是幸運的。由于就診及時,當天測試顯示他的聽力已恢復到正常水平。而另一位患者蘇女士就沒這么幸運了。她從2011年11月被診斷為突發性耳聾開始藥物治療后,已是第四次來進行聽力檢查了,然而檢查的結果一再令她失望,她的右耳聽力損失達到了重度水平,且一直沒有明顯改善,醫生表示蘇女士前來就診時間過晚,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,蘇女士對此懊悔不已。
測聽室工作人員蔡醫生表示,隨著現代社會的工業化發展,各種機器設備日夜不停地轟鳴,以及人們頻繁使用手機和用耳機聽MP3,除了突發性耳聾,另一種耳科疾病噪聲性耳聾也開始威脅人們的健康,它是長期受噪聲刺激而發生的一種緩慢的、進行性聽覺損傷,損傷部位在內耳。人的內耳有1.8萬個直徑約0.01毫米的纖毛細胞,這些脆弱的細胞特別容易受噪聲影響,一旦受損,不能再生。另外,長期接觸強噪聲者,還可引起大腦皮層、植物神經系統、心臟、內分泌及消化系統等組織器官的功能紊亂。目前,相關衛生標準規定工業企業工作環境85分貝噪聲暴露時間不得大于8小時。噪聲性耳聾也是目前世界醫學界面臨的難題。由于還沒有根治的辦法,最好的方法還是平時預防。
那么,什么樣的聲音才算強噪音呢?舉個例子來說,在公交車或地鐵上,我們常能看到戴著耳機聽音樂的人,如果旁人可以聽到從他耳機里傳出的聲音,說明音量可能已經達到了115分貝。如此大強度的聲音足以使人內耳的毛細胞損壞甚至死亡,會嚴重損害聽覺器官。節假日燃放鞭炮聲、飛機起降聲、卡拉OK聲等高強噪音,可能接觸一次便會引起聽力損害。研究發現,聲音一旦超過80分貝,耳聾的可能性就會增加50%。另外,電腦主機的轟鳴聲、電話及手機鈴聲等,人們可能感覺不到它聲音大,但這對聽力的傷害是長期的。
最近,我市各大醫院耳鼻喉科和測聽室接診的病人中,突發性耳聾、噪聲性耳聾呈增多趨勢。醫生表示,這與環境污染的急劇增加以及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,有較大關系。目前,對于這些醫學難題,最好的方法還是平時做好預防。
據了解,突發性耳聾是一種突然發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經性耳聾,在我國0-17歲的孩子中,造成聽力殘疾的主要原因有:噪音、遺傳、中耳炎、藥物中毒、孕期感染等,但噪音是唯一一個能夠通過自我調整就可改變的致病因素。
日前,在溫州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的測聽室,記者遇到了前來進行聽力測試的患者陳先生。陳先生說,這是他第二次來測聽室進行聽力檢查,10天前自己曾經因左耳耳鳴和聽力下降前來就診,結果聽力檢查顯示自己左耳的聽力閾值達到45分貝。根據世界衛生組織(WHO)對聽力損失的分級,陳先生的聽力損失已達到中度水平。據介紹,現年30歲的陳先生,由于工作緣故,經常需要加班熬夜,10天前早晨醒來突然感到左耳耳鳴,當時由于耳鳴聲音還不是特別響,也沒當回事,經過一個上午的緊張工作后,當天下午耳鳴突然加重,且發現自己左耳聽不清聲音,第二天仍沒緩解,于是來醫院就診,被醫生診斷為突發性耳聾。
陳先生是幸運的。由于就診及時,當天測試顯示他的聽力已恢復到正常水平。而另一位患者蘇女士就沒這么幸運了。她從2011年11月被診斷為突發性耳聾開始藥物治療后,已是第四次來進行聽力檢查了,然而檢查的結果一再令她失望,她的右耳聽力損失達到了重度水平,且一直沒有明顯改善,醫生表示蘇女士前來就診時間過晚,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,蘇女士對此懊悔不已。
測聽室工作人員蔡醫生表示,隨著現代社會的工業化發展,各種機器設備日夜不停地轟鳴,以及人們頻繁使用手機和用耳機聽MP3,除了突發性耳聾,另一種耳科疾病噪聲性耳聾也開始威脅人們的健康,它是長期受噪聲刺激而發生的一種緩慢的、進行性聽覺損傷,損傷部位在內耳。人的內耳有1.8萬個直徑約0.01毫米的纖毛細胞,這些脆弱的細胞特別容易受噪聲影響,一旦受損,不能再生。另外,長期接觸強噪聲者,還可引起大腦皮層、植物神經系統、心臟、內分泌及消化系統等組織器官的功能紊亂。目前,相關衛生標準規定工業企業工作環境85分貝噪聲暴露時間不得大于8小時。噪聲性耳聾也是目前世界醫學界面臨的難題。由于還沒有根治的辦法,最好的方法還是平時預防。
那么,什么樣的聲音才算強噪音呢?舉個例子來說,在公交車或地鐵上,我們常能看到戴著耳機聽音樂的人,如果旁人可以聽到從他耳機里傳出的聲音,說明音量可能已經達到了115分貝。如此大強度的聲音足以使人內耳的毛細胞損壞甚至死亡,會嚴重損害聽覺器官。節假日燃放鞭炮聲、飛機起降聲、卡拉OK聲等高強噪音,可能接觸一次便會引起聽力損害。研究發現,聲音一旦超過80分貝,耳聾的可能性就會增加50%。另外,電腦主機的轟鳴聲、電話及手機鈴聲等,人們可能感覺不到它聲音大,但這對聽力的傷害是長期的。
|